【中風復健】是一條艱難但卻必須的路




中風復健實在是一個漫長又痛苦的歷程。但是非常值得。


Anna外公中風到現在已經好一段時間了,復健的過程漫長又艱辛,但總算是有一點起色,現在外公已經可以自己用助行器慢慢地走去上廁所了。

回想起來,復健實在是一個漫長又痛苦的歷程

剛出院回家的時候,外公幾乎全攤,所有的生活起居都要母親照顧,母親又是很容易焦慮的人,那時候把我們家搞得烏煙瘴氣的,每個人說一句話都小心翼翼的,因為大家的神經都不太有辦法繼續承受一絲絲的衝擊。




一開始,連起身、翻身這類的簡單動作,外公都做不到。

媽媽慢慢的幫他復健,但可能因為太不舒服,或是外公自己做不到這些動作,外公的心情就會很難受,也連帶著影響到媽媽,常常看到媽媽邊幫外公翻身邊掉眼淚。



然後很緩慢的,外公可以坐起身了。

雖然進步緩慢,但每天都有進步一點,這讓家人都很欣慰。


只是,有時候外公也會跟我們發脾氣。


他會怪我們一直逼他復健,一直朗朗著


我都這樣了,為什麼不讓我死一死算了!復健什麼啊?復健了這麼久還不是像攤泥巴一樣,讓我死了算了。


我們在旁邊聽到的人,除了有點生氣外,還有更多的愛莫能助。

然後Mia(我們家外傭)就來了,她相當細心的照顧外公,也慢慢陪著外公復健,從坐起來,之後慢慢可以移動到輪椅上,到現在可以在Mia的陪伴(監視?!XD)下緩慢的靠著助行器前往廁所如廁。

這段時間外公好幾次想放棄,甚至出現很多負面的情緒反應,但Mia總能笑笑應對,很細心的態度讓外公也不再嚷嚷著要放棄,而認真的開始復健。

外公曾說:那時候(剛中風時)我覺得我是個廢物,什麼事都沒辦法自己來,看著你媽媽在那邊幫我翻身擦背,我一個老大人有覺得多丟臉你知道嗎?」。


我猜想,這感覺可能就跟電影「潛水鐘與蝴蝶」裡面所敘述的感覺很像,像是一隻困在潛水鐘裡的蝴蝶,內心渴望自由,但身體卻不能動彈



我想這也是復健之所以會漫長與艱辛的地方吧,因為病人對於復健沒信心,常常會覺得有無力感,害怕沒有辦法回到過去還沒有發病時的狀態,所以常常會有復健好難喔,復健要幹嘛的這種心態,但是,越不去復健,越不去使用這些器官,大腦就會認為這些器官不需要,這些器官就只會越來越退化。


一般來說,在中風治療後,生命跡象穩定後3個月內是恢復最快的時間,而6個月內醫生告訴我們一般稱這段時間為中風復健黃金期,但這並不表示6個月後的復健就沒有用,只是說6個月內復健是有比較有機會快速恢復的時間。

Anna覺得,復健是一條艱辛的道路,但真的很必須。

復健的這段時間,我深深了解到家人的陪伴是相當重要的,從旁鼓勵患者、適時讓患者釋放情緒,從心理跟身體都一起復健,我覺得真的能讓中風的患者病情好轉,雖然不一定能完全回復到中風前的狀態,但至少能讓生活品質回復一定的水準。


雖然辛苦,但卻是值得且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