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避免褥瘡,最主要的還是要勤勞地幫病患翻身、拍背。但是有時一忙,不一定能定時勤翻身⋯⋯臥床病人最害怕的併發症就是褥瘡了。(回顧:臥床病患最害怕的事-褥瘡)
一般基本的日常護理,兩個小時就要幫臥床患者翻身一次。
如果是長期坐輪椅的病患每五分鐘就要進行一次位置的更動,如果自己無法更換體位,一定要請其他人協助。
如果是長期坐輪椅的病患每五分鐘就要進行一次位置的更動,如果自己無法更換體位,一定要請其他人協助。
但是說實在的,外公畢竟也是大男人,弟弟在的時候可以協助翻身,我跟媽媽還輕鬆一些,但是我跟弟弟都不在的時候。兩個小時就要翻一次根本就是讓媽媽累到不行。
在發現褥瘡的影子之後,我馬上建議媽媽一定要去購買減壓設備
就是 ….登~登~登~ 氣墊床,如果病患是長期坐輪椅的,就可以購買氣墊座
氣墊床,圖片擷取自網路 |
氣墊座,圖片擷取自網路 |
(偷偷跟大家說一下,我是買淳碩的氣墊床,所以有關於淳碩氣墊床的問題,我都可以盡量回答。)
我在購買氣墊床之前做了很多的功課,比方說他的減壓原理,為什麼只要是臥床病患,醫生都強力推薦要使用氣墊床。
簡單來說,氣墊床有分兩管跟三管。
**∩
代表充飽的管子
_ 代表正減壓的管子
_ 代表正減壓的管子
兩管減壓示意圖:∩_∩_∩_∩_∩_∩_∩_∩_∩
三管減壓示意圖:∩∩_∩∩_∩∩_∩∩_∩∩_∩∩
兩管的因為空隙多,病患躺的時候難免會覺得背後有點空,所以當初購買的時候,就直接購買三管的氣墊床了,不過他的減壓功能是差不多的拉,沒有說兩管或是三管的哪個功能比較好。
方管還是圓管:
那時候有點糾結到底是要圓管還是方管,但是一聽到人家說方管的比較舒服,我就還是選了方管的。
原因是因為圓管的管子們之間因為是圓形,所以一定多多少少會有空隙,有些人會覺得有空隙就不是很舒服。不過因為選了方管的,外公也就一直都是躺方管的,也無法比較說到底哪個比較好。
原因是因為圓管的管子們之間因為是圓形,所以一定多多少少會有空隙,有些人會覺得有空隙就不是很舒服。不過因為選了方管的,外公也就一直都是躺方管的,也無法比較說到底哪個比較好。
吋數的差別:
最常見的就是4吋和5吋,吋數越高,對於預防、治療褥瘡的效果會比較好。還好外公只是第一級褥瘡,4吋和5吋就很合用了。
第一天使用:
第一天把床搬回家,將氣墊床固定在電動病床上(之後有機會再來寫購買電動病床的小故事),打開幫浦,選擇阿公的體重之後,讓氣墊床自己充氣到完成的時間大概是半個小時,檢查氣墊床都正常沒有漏氣之後,再把床罩都弄好,將外公放上去,我們之後有問外公有沒有覺得比較好一點,他有眨眨眼睛表示有比躺在一般床鋪上舒服一點,不會一直壓著某個地方。
阿公,如果你說沒有比較好。我想媽媽就要痛哭流涕了吧…Σ(´д ` ;)
第一次使用還覺得很多按鈕還滿笨拙,之後就比較習慣。
上面的按鈕除了體重的選擇以外,還有:減壓交替時間、靜態模式、護理鍵
減壓交替時間大概就是5分鐘、10分鐘、15分鐘、20分鐘。
靜態模式就是讓減壓模式停止,有時候晚上怕阿公睡不著,我們就會先用靜態模式,等阿公入睡之後我們再開啟15分鐘的減壓模式,或是要翻身拍背的時候也是用這個。
最後的護理鍵就是讓氣壓衝到最飽的狀態,這比較會是我們要餵藥還有灌食的時候才比較會用到。
Anna跟大家說,不是說買了氣墊床我們就不用幫病人翻身拍背,還是一樣要翻身拍背,氣墊床只是避免和減緩了褥瘡的狀態。